热门搜索:

服装业三条腿走路 代理、收购和品牌

    发布时间:2011-04-15 13:55:12    点击:
副标题#e#

    随着在莞温商竞逐皮尔·卡丹事件的发展,在莞温州商人参与、有可能在莞代工等消息逐渐浮出水面。因为和东莞制造扯上了关系,竞逐皮尔·卡丹事件越发受到莞人关注。

  事实上,竞逐皮尔·卡丹事件发出一个明确的市场信号,国际品牌与国内制造加工企业之间,正呈现出一种另样的合作关系,就是由以往的下单加工,到现在的输出品牌文化。

  对于那些苦于没有品牌,又想在国内大展身手的企业,这个时候面临的是多样化市场选择和对企业资源的重新整合。

  是代理还是收购,是养别人的牌子还是自己生孩子,由在莞温商竞逐皮尔·卡丹事件延伸的关注焦点,自然落在品牌怎样与国际化对接上。

  国际品牌降低“并购”门槛

  港商李伟生,专门从事国际上购买和承包商标服务。李伟生的多来宝授权(国际)有限公司就于上周,刚刚随香港贸发局来莞,寻求合作伙伴,而在东莞使用他授权的品牌已有8年时间。

  对于皮尔·卡丹中国区的商标出售,李伟生坦言,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以来国际品牌公司出售自身商标形象的行为突然增多,他们也是为了缓解财务压力。“以前买品牌没有这么容易,也没有这么多渠道,今年多了很多。”

  “现在不仅仅是皮尔·卡丹,花花公子也放出了买断地区性商标使用权的消息。”李伟生说。

  这类向外界抛出买断信息的品牌主要集中在一些大众消费类的轻工业产品,如鞋帽、玩具、家居以及消费类电子品牌上,而品牌多为刚出来的新品牌,以及有一定知名度和消费群体的国际二三线品牌。他告诉记者,自己经手的国内购买者,多为没品牌但拥有一定制造实力的企业。

  此次,温商踊跃竞“购”皮尔·卡丹事件,也有其内因驱动。中国入世以后向外资开放了零售业,顶级国际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并且,国内的民族品牌也在快速地崛起,拉走了相当一部分消费者。二、三线的国际品牌在国内逐渐边缘化。为了寻求更多的话语权,从代理权到所有权的“转让”,成为国际品牌代理商的集体选择。

  据业内人士透露,事实上,在2004年之后,中国的代理商就已经很难拿到真正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国际品牌代理了。此次金融危机,增加了国际二三线品牌的买断机会,对此,东莞的温州商人刘道松说:“今年国际相关品牌抛售现象有所增加,而温州商人有做品牌的历史和传统,这种形势对温商来说无疑是利好。”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