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黑龙江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见效 融资仍待突破

    发布时间:2012-01-12 09:22:34    点击:

 黑龙江省近年来大力推动微小企业发展战略初见成效,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9%的小微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地方财税收入的重要力量和创造社会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业内人士认为,多数小微企业仍面临严峻生存压力,特别是融资难等金融服务缺失的现实问题,成为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掣肘,亟待引起重视。

  

  多项金融服务举措

  推动小微企业发展

  

  黑龙江省内多家银行已经陆续开展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计划。广发银行哈尔滨分行通过与政府搭建信息平台,及时掌握企业经营相关信息,通过政府部门办理商标权质押、股权质押和动产抵押登记等为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

  黑龙江邮储银行通过开展与政府部门多方合作,开展金融服务到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去的“双送活动”。截至2011年11月末,通过邮储银行个人商户联保贷款、个人商务贷款及小企业贷款等小微信贷产品为省内小微企业提供融资3.8万笔,投放信贷资金近100亿元;为省内小微企业发放POS机具近500台,商易通近600台,发放信用卡6000多张。各地政府部门推荐优质客户等多种形式,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1500多笔,累计发放贷款12.5亿元。

  在多方有力政策扶植下,2011年,黑龙江省内资企业已经发展到27.1万户,注册资本9249亿元。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09.2万户,资金数额447.3亿元。小微企业发展方逐步走向正规并快速发展。

  

  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

  小微企业仍面临融资瓶颈

  

  “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等内因作用,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成本上升和货币政策等外部环境变化,小微企业目前面临融资瓶颈。”黑龙江省政协委员、中国邮储银行黑龙江省分行行长曲家文说。

  曲家文表示,2011年黑龙江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仅占全省各项贷款余额的12%左右。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12年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市场流动性不会有明显提升,小微企业融资环境依然艰难,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才能有效发挥金融支持作用。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贷款需求的小、急、频特点及其高成本、高风险、低收益特征与银行商业特性的不对称。

  一方面小微企业多处于原始积累阶段,一般服务性企业多、生产型企业少,粗加工企业多、科技型企业少,且规模偏小,结构单一,生产设备简陋,专业人才匮乏,缺乏综合竞争力。更重要的是企业普遍缺少实物抵押,存在财务管理不健全等情况,直接造成融资难问题无法解决。

  另一方面,在宏观政策偏紧的大环境下,各家银行资金普遍较为紧张,考虑到小微企业存在信用等级低、信用意识差等实际问题而不愿轻易发放贷款。此外,部分地区中介服务机构数量少、不规范、功能不健全,难以为小微企业在融资担保、审计财会、资产评估等方面提供物美价廉的服务,特别是贷款担保体系发展相对滞后,担保机构资本金规模偏小,大部分担保放大倍数不足两倍,不能提供有效的支持。

  “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需要从制度安排、金融创新等多个方面,动员和引导各类资源主动向小微企业倾斜。”曲家文认为。

  

  四项措施构建金融服务体系

  推动小微企业发展

  

  首先,为小微企业创业发展提供宽松环境。如创业期内免收税费、提供无抵押担保贷款等。政府主管部门应定期召开小微企业融资协作洽谈会,向金融机构推荐生产经营好、发展潜力大的优秀企业。对需要资金支持但尚不能满足银行信贷条件的企业开通绿色通道。

  其次,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提高对小企业信贷比例。由财政每年专门安排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由政府金融部门主导推进,主要用于补偿新兴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呆坏账核销费用、贴息收入,切实加大对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和个人对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进行捐赠。

  第三,大力发展融资担保机构,缓解小微企业抵押难题。通过建立风险基金、补偿机制,组建、完善政策性和商业性保险体系及担保组织,积极推行仓单等抵质押方式。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担保行业,遵循“社会资本为主、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政府支持”的原则,发展融资担保机构。明确对其财政资金扶持和税收优惠政策。

  第四,加大政府部门及金融监管机构的扶持力度,为小微企业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生态环境。对于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在信贷额度、存贷比管理等方面,实行定向倾斜和宽松;整合财政、税务、工商、司法、银行、保险以及中介机构等单位资源,建立小微客户资信获取的长效机制;政府部门协助金融机构加强对小微客户的监督,维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政府部门对支持小微客户发展的金融机构,在小企业贷款快速核销、税前拨备、财政贴息等方面加大政策倾斜力度。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