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充分释放地震纪念馆的强大辐照效应

    发布时间:2015-05-12 09:18:33    点击: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以地震为主题的最大的纪念馆,具有独特性、垄断性和震撼性,堪称“中国一流、世界唯一”,它充分展现了中国道路的强大生命力、中国精神的强大感召力和中国力量的强大战斗力。  

  一、独特的场馆具有巨大的生命力

  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仅用了短短两年时间,就使灾区旧貌换新颜,创造了人类重建史上的奇迹,曾经的灾区已经成为展示中国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的重要窗口;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在开馆的两年里,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近400万人,已经成为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普及减灾防灾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基地。今天我们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研讨如何更好地发挥纪念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地震的爆发地点来看,龙门山脉历经多次强烈地震屹立不倒,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龙门山脉像一座天然屏风,绵延200多公里,横呈在四川盆地西北边缘。有学者指出,龙门山脉是天府龙脊,西部横梁,中华正脉。我们都知道,这条山脉是四川强烈地震带之一,有史料记载的发生的破坏性地震就有26次。然而历经多次地震的龙门山脉仍然屹立不倒,这是中国性格的彰显,是中国力量的展示!

  从地震的波及范围来看,北川处于椭圆震区的中心点,正是地震纪念馆建设的最佳地点。汶川特大地震的波及范围呈现为北东向的不规则椭圆形态,在这片区域中,汶川县和青川县相当于椭圆的两个焦点,受灾最重的北川县位于汶川和青川之间,恰好相当于这个椭圆的中心点。这种结构具有反射定律、聚焦定律、扩张定律等支撑。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北川成为建设地震纪念馆的最佳地点。纪念馆的裂缝造型,具有地裂、破壳、生长、开放、释放的深刻意蕴。

  从地震的救灾重建来看,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已经成为一种精神图腾,正是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最佳载体。北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羌族可以说是我国民族的活化石,这样一个古老民族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灾难中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这种精神不仅属于北川、属于四川,更属于中国、属于世界!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真实记录了5.12特大地震灾难、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辉煌历程,党中央国务院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坚强决心和科学决策充分展示在这里,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各地人们的爱心凝聚在这里!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座谈会,就是要研究如何充分释放地震纪念馆的潜在效应,发挥纪念馆的综合功能,使凝聚在这里的抗震救灾精神和拳拳爱心,西越珠峰,东跨太平洋,北出长城,南达东南亚,把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建设成为展示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世界一流纪念馆!让这里成为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和无声证据,成为强化领导干部理想信仰的“朝圣”之地,成为普通群众精神与心灵的“布达拉宫”和“耶路撒冷”。 

  二、独特的价值要有强大的转化力

  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球,自古以来就灾难频发。一部人类生存发展的历史,就是与灾难抗争的历史。人类总是在穿越灾难中获得新生,获得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认知和新能力。恩格斯曾说,没有哪一次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地震纪念馆开展记录、存史、展示、教育、科研等一系列活动,就是为了能够更好总结、探索人类防灾减灾的经验和教训,宣传、普及人类抗击自然灾害的伟大精神。我们认为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具有强大的辐照效应,主要是“四大效应”:

  一是教化效应。修炼人们的心灵,平衡心态,让人们认识到活着就是幸福,珍惜生活与生命,不要浮躁、不要狭隘、不要损人利己、不要以权谋私。

  二是求真效应。参悟自然之谜,叩问宇宙天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强化人与其他生物的同类感,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

  三是牵动效应。带动周边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的发展,扩大开放合作,吸引更多投资和关注,促进民族特色产业特别是旅游产业发展,让知名度变为发展度,支持力变为发展力。

  四是提神效应。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振精气神,敢于担当、敢于应对,敢于攻坚克难,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贡献力量。

  要充分释放这四个辐照效应,应该推进“四个转变”:

  从静态向动态转变,突出鲜活化。纪念馆陈展的是静态的图片、实物、资料、模型等,我们要把这些静态资料变成鲜活的案例,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中,在落细、落小、落实上狠下功夫,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践行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

  从消极向积极转变,发出正能量。灾难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愿留下的记忆,尤其是北川县作为汶川地震中受灾最重的县,也是唯一一个整座县城异地重建的县。这里充满了恐惧、悲伤、痛苦的记忆,我们要通过地震纪念馆,主动作为,积极宣传,把恐惧、悲伤和痛苦转变为勇气、担当和力量,自信满怀地面对未来。

  从内陆向世界转变,推进国际化。5.12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举世震惊。地震纪念馆馆址虽建在北川、建在内陆,但其建设和管理要突破盆地和内陆限制,要挖掘其承载的价值和意义,使其像八级地震波一样形成巨大的穿透力、震撼力和影响力,成为世界的焦点。

  从临时向永久转变,实现长效化。今天是纪念馆开馆以来,第一次大规模有组织地邀请专家学者就纪念馆的功能拓展进行研讨。这种研讨活动要一直发展下去,争取每年举办一次,就纪念馆作用和功能的发挥,以及纪念馆建设和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探讨,形成地震纪念馆学术交流的永久长效机制。争取设立“全球地震论坛”、“抗震精神大家谈”,创作歌曲、诗词、誓词、会旗、刊物、纪念品。 

  三、独特的载体需要持久的发展力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由占地1.2平方公里的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和占地14.23万平方米的地震纪念馆区两部分组成,这种规模的地震遗址地和纪念馆在国内乃至世界上都是罕见的。将纪念馆和地震遗址一体化整合管理,既有利于对地震灾害进行科学研究,也有利于对防灾减灾进行科普宣传,更有利于对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进行展示传承。这种独特的载体需要持久的发展力。为让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释放辐照效应,成为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越性的窗口,应主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抓好以机构建设为重点的组织工作。建议在纪念馆内设立一个常设机构或协调小组,负责每年学术座谈会或论坛的策划、组织,以及会议成果的转化。

  组建以学术研究为重点的专家团队。建议组织、邀请国内知名的相关专家学者,组建专家顾问团队,形成专家资源库,对纪念馆的功能作用、建设管理等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和有效宣传推广。

  建设以科普教育为重点的宣传阵地。把纪念馆建成人们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阵地,建成党政干部学习应急管理和灾后重建方式方法的阵地,建成外国专家学者了解、研究我国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阵地。

  发展以保护传承为重点的文化产业。把纪念馆与北川羌族文化相结合,开发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羌绣等旅游产品,学习《泰坦尼克号》和《唐山大地震》等制作经验,策划有思想深度、情节引人入胜、科技手段高超的灾难影视作品,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保护传承文化遗产。

  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探讨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拓展,主要是把握四个关键词——“纪念、转化、振奋、前行”。“纪念”就是要缅怀在地震中遇难的骨肉同胞,纪念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贡献智慧、汗水甚至生命的华夏儿女,记录从悲壮走向豪迈、再换人间一个锦绣巴蜀的艰辛历程;“转化”就是在纪念馆的管理和发展过程中,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压力转化为动力、资源转化为效益、特色转化为影响;“振奋”就是要在回顾我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历程的基础上,放眼未来,再现顽强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魄,再创中国奇迹;“前行”就是要以不可动摇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下,把握新常态,助推四川“三大发展战略”和“两个跨越”,为实现中国梦做出新的贡献。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