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隐性成本”成企业改善供给“拦路虎”

    发布时间:2016-04-06 17:33:09    点击:
  企业是供给侧改革的主体,不过记者调查发现,诸多看不见的“隐性成本”像是捆住企业的“绳索”,不仅抑制企业创新升级、提供有效供给,在一定程度上还会阻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步伐。“时下企业面临的最大约束就是‘成本’。”一位资深的金融界人士说。

  企业“臃肿”且“体虚”

  成本,是企业经营中自然存在的一部分。但从记者调研情况看,大多数企业的“成本”负担仍较为沉重。

  如果把企业比作一个具体的人,那么他看起来就像一个“臃肿”且“体虚”的胖子:一方面,他自身重量大、负担过重,即成本高;另一方面,他身体虚弱,气色不佳,即盈利能力差。

  根据问卷统计显示,在记者调查的500家企业中,有59.7%的企业表示当前利润较低,有13.3%的企业已经出现亏损;有65.2%的企业表示当前销售一般、订单不足。其中“用工成本上升快”“融资难”“原材料上升快”“税费偏高”“社保负担重”分别位居企业“困难榜”前五位。

  万博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比较了中美两国的制造业融资成本后发现,目前国内最便宜的借款成本约为年利率6%,仍是美国的2.4倍。

  “时下企业面临的最大约束就是‘成本’。”一位资深的金融界人士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传统的制造业、出口优势在不断弱化,随着土地成本升高,劳动力工资增加了3至5倍,再加上税费成本,企业不堪重负,尤其是没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已面临全面萧条。

  隐性成本捆住企业手脚

  记者调研发现,已经“虚胖”的企业还承受着诸多“隐性成本”。这些“看不见”的成本像是捆住企业的“绳索”,不仅抑制企业创新升级、提供有效供给,在一定程度上还会阻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步伐。

  记者调研发现,这些“成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创新成本。一方面,产权保护制度的欠缺增加了企业维权成本。另一方面,传统的税收激励方式不利于企业从事创新性投资及科技研发活动。重庆伟岸测器公司是一家创新型企业,原材料经过研发到销售,增值部分相比加工贸易企业高出很多,但这也意味着要缴纳更多的增值税。反之,强调做大规模而不重视创新的企业增值少,就可以少缴税。

  ——制度成本。一是技术和产品供给受制于政策供给。二是地方利益凌驾于产业之上,增加企业投资成本。三是审批管制夹杂隐性成本。

  中部某省一位政协委员到企业调研发现,同样一个节能评估报告,有熟人或跟领导打招呼只要3000元就可以通过,而人生地不熟的外来企业,要3万元才能通过。

  ——垄断成本。广州市委政研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教育、医疗、体育、文化、旅游等既是公共事业,也是“十三五”国家重点推动的产业。企业愿意干,老百姓也需要,问题在于这些领域门槛过高,民营企业很难进入,即便进入,也往往因为没有话语权而很难有发展。

  松绑:减少管制+减税

  受访的企业和相关专家认为,为企业降成本,首先要为企业“松绑”。“要给企业减税降费,同时放松管制、减少政府不当干预。”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刘志彪说,这就是既要“宏观经济稳定”,也要“微观经济放活”。

  微观放活,意味着尽量减少制度和政策羁绊,为企业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展环境。财政部财科所所长刘尚希则进一步提出:“不打扰并不意味着服务和市场监管缺位,比如为企业搭建公共服务平台,这是从政府层面为企业降成本的更深维度。”

  三胞集团副总裁岳雷说,从2014年开始,他们陆续收购了英国老牌百货集团House of Fraser、以色列最大的养老服务企业Natali以及美国上市公司麦考林、连锁企业Brookstone等,都是市场化运作的结果。“这说明微观经济体的活力和潜力,可以通过在市场发展来驾驭和掌握自己的命运。”

  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党组书记霍学文认为,为企业降成本,主要是降低政府一侧的成本,核心是通过减税降费,让企业能腾出手来搞创新研发。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