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文化与金融融合需更牢靠的“粘结度”

    发布时间:2015-11-03 15:21:08    点击: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财政部日前下达2015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0亿元,共支持项目850个,项目数较2014年增长6.25%。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已累计安排242亿元,支持项目4100多个,有力地支持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对推动全国文化领域结构调整、合理配置文化资源、优化产业发展整体布局发挥了重要作用。(10月20日《企业家日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资金的扶持,不可否认,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对于文化的集成化、规模化和市场化起到了很大的助推效应,对于文化消费、文化惠民和文化立市、立省和立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巨大推动作用。但是,要振兴文化产业,不仅需要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更需要文化和金融的深度联姻,文化金融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生态。

  2010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文化部等九部门印发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金融支持文化产业这一命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源相结合”,将文化金融合作纳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格局,为文化金融合作发展指明了方向。2014年,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则对文化金融合作进行了制度安排。

  借助相关国家研究机构或文化艺术类高校的研究力量,整合出不同层面与研究方向的文化艺术研究基地或智库,进行文化艺术金融的战略与规划、布局研究,在顶层设计层面,能够真正为国家文化艺术金融体系建立可被金融机构接受并操作的价值评估体系。国家层面的文化金融制度如果更科学,更具可操作性,就为文化金融的底层成长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和方向性趋势指南。

  目前,虽然金融资本开始大举进入文化产业,一些商业银行也先后推出了一些文化产业创新型的金融产品,以及开始设立特色支行和专业机构,但是文化与金融的融合还存在着“粘不牢”的现象。主要是文化与金融相互之间不熟悉,特别是目前的金融企业更熟悉传统经济领域,投资门槛、审核标准都是按照传统经济的特征来设置的。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门类,对这些衡量门槛和标准并不完全适应。

  文化金融,就是要实现文化资源资产化,文化资产资本化、文化资本证券化,将现有的文化资源资产化,拿着资产做抵押贷款。但是,文化产业多数是软性资产、轻资产、无形资产,这些无法进行数量化的价值评估。没法评估,就没法做抵押,就没法从银行借到钱。这将会直接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扩张力,进而影响文化产业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支柱性产业步伐。

  文化与金融实现跨界融合,核心在于建立一个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面向文化产业的价值评估体系。通过这样一个评估体系,将文化产业投融资的资产评估和文化金融产品的价值给予确定。经过文化界、金融界的相关专家的评估,文化专家掌握文化产品行进的方向和行进的环节,在每一个环节里面,邀请金融人士按金融人可以理解的规矩规范进行评估。通过这个决策体系,文化和金融融合就会呈现更大粘结度。

  文化金融,绝不是文化和金融相加,更不是肤浅的结合,而是一种深度的水乳交融,更是杠杆的支点作用,要围绕文化资源资产化在文化产业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融资与服务过程,也是国家文化创新体系和金融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文化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形成的巨大市场空间自然吸引金融单位的介入,由“拉郎配”到双方自愿结合,这是水到渠成的过程,需要假以时日。

  面对文化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规模小且分散,仍处在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原始阶段,面临着融资渠道狭窄、体制机制保障缺失等问题,迫切需要文化金融的保驾护航,通过制度创新、制度对接和制度落地,营造宽松的文化金融政策环境,实现文化金融的最大效能,使文化企业尤其是小微文化企业获取便捷的金融服务,从而实现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和和谐发展。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