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严海炳:从学徒工到企业老板

    发布时间:2016-03-22 10:20:07    点击:
 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打工仔,到企业负责人,十余年的打拼,对严海炳而言,就是一个不断“充电”的过程,这个背后,他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同时也收获满满。

  走进缤纷鞋业的生产车间,入眼即是快速旋转的缝纫机和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入耳则是机器声及工人们钉鞋的砰砰声,一派繁忙景象。

  公司总经理严海炳穿行在工人中间,一会儿随手拿起一只鞋子,仔细查看做工是否精细标准,一会儿又走到工人跟前,与其交流切磋技艺,谈笑间,透着一股子亲和。乍一看,还以为他是车间负责人。谁能想到,如今的公司老总,过去竟还是一名普通的制鞋工人。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打工仔,到企业负责人,十余年的打拼,对严海炳而言,就是一个不断“充电”的过程,这个背后,他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同时也收获满满。

  “人生的每一段经历都有意义” 打工仔“变身”老板

  不到20岁,严海炳就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到鞋企做一名普通的车间工人。艰辛的生活条件,没能阻挡住严海炳勤学技艺的心,他反而更加刻苦。常常到了深夜,还猫在车间里,利用制鞋子的脚料,一遍一遍地练习,困了就趴在座位上打个盹儿,醒来又继续。“有时候晚上睡觉,耳朵边都还是叮叮叮的敲鞋子声音。”看他如此用心,师傅也毫无保留地教他技术。制鞋关键靠的就是经验,熟能生巧。所以必须得勤快点。严海炳说,也许正是因为自己目标明确,学得认真,进步还挺快的。一段时间之后,便熟练掌握了制鞋的基本技巧,成为车间里的制鞋好手。

  凭借日渐精湛的手艺,严海炳后来又跳槽到了另一家鞋企,从事制鞋检验工作,也算是车间里的管理层了,每个月工作比当普通工人的时候涨了不少,日子过得还不错。

  生活开心、有可观收入,容易让人沉浸在美好的奋斗成果里。然而,也许是骨子里生性有着一股创业劲儿,他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自己创业做鞋子生意。“跟鞋子打交道这么多年,制鞋工序也了解得一清二楚,但是如果继续在厂里做下去,也就是给别人打一辈子的工,这并不是我想要的。”谈及自己创业的原因时,严海炳眼神中满是坚定:要做自己的鞋子。

  “也许一开始很多人都不理解,认为我放弃稳定的生活很不明智,但在我看来,只要是自己认为对的事,我就会努力去做,不管成功与否,都是我人生一笔大的财富。”2004年开始,严海炳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父母的帮助,开了一家鞋业公司,也由打工仔变身成为“老板”。

  “奋斗是对潜力的感知,没有目标,并不代表你已经把事情做好。一旦找到了一个清晰的目标,你就该坚定地朝着这个目标前行。”他说,虽然自己最终还是走上了创业这条道路,但是依旧不后悔曾经在一线工作的那么多年。甚至回想起来,那段时间,依旧是他这一辈子最感谢的时光,是一笔巨大的未来财富。

  因为这么多年的一线操作经验,所以对生产流程非常熟悉,也为之后的创业奠定了基础;也因为在鞋厂起早摸黑的经历,让他养成了不怕苦不怕累的性格。“也许,这就是印证了一句话:人生的每一段经历,都是有他的意义的。”严海炳笑着说。

  “每一次出门,都会有收获” 

  对市场的把握日益精准

  创业万事开头难。公司办起来了,但是真正开始运行,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何开拓客户、打开销路,成了摆在严海炳面前的第一道难题。虽然在鞋业行业已经多年,对于制鞋工序已经了解得一清二楚,但是毕竟从来没有真正与客户接触过。

  于是从公司成立开始,严海炳几乎每天都穿梭于杭州、上海等各大城市之间,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寻找客户。当时,他拿着自己生产的鞋子样品,去各大市场挨家挨户地推销。“吃闭门羹那是常有的事。”他说,当时确实挺心酸的,一个客户至少得跑上四五躺,即使是受尽冷眼也必须得忍着。有时候大夏天,整个人都湿透了。

  付出之后总有回报。跑了一段时间之后,他终于谈成了自己的第一笔生意。

  “那个客户是杭州的,我第一次去的时候,人家根本不理睬我。”严海炳说,但是,他并没有气馁,而是接二连三地上门,每次都带上不同的鞋子给客户挑选。“有时候,他说了鞋子哪里有不满意的地方,我立马拿回去修改,然后连夜再赶过去给人家过目。”最后,他的诚意终于感动了对方,对方决定下一单试试。

  第一个客户的成功开拓,给了他莫大的信心,也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念。凭借着自己的诚意和产品质量,公司的客户群开始不断地扩大。

  不过,等到客户渐渐稳定之后,严海炳又开始谋划着转型,从以杭州市场为主转向北方市场。“要想扩大销路,北方市场似乎更加合适一些。”但是这次的转型也没有那么顺利,真正打开北方市场,也花了近两年的时间。

  严海炳依然记得自己第一次去郑州市场考察的时候。当时是12月份,天特别冷,还下起了暴雪。那一次,不仅客户没有谈下来,还因为暴雪,花了整整40个小时才回到家中。“当时挺郁闷的,不过后来想想,这何尝不是一种经历?”他说,虽然那次没有成功,但是却坚定了打开北方市场的决心。终于在一年后,成功谈下了郑州的客户,渐渐打开了北方市场。

  “要对自己的事业有信心,更要为之付出。”为了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现在,严海炳依然经常到处跑市场。“每一次出门,都会有收获。”他说,在跑市场的过程中,结识了各行各业的人,对市场的把握也日益精准。

  “传统的代工鞋企,一般都是在家里闭门造鞋,凭的都是老经验、老客户。但现在不行了,市场变化太快,得充分考察市场行情。”严海炳说,看多了市场,才真正知道零售商到底需求是什么,这样才能对号入座,在承接订单时也更懂得运用流行材料和热门元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更有底气。

  “每一个阶段都有新的认识” 谋划走上品牌发展之路

  “做生意靠的是诚信。”在采访中,严海炳一直重复着这样的话。而“诚信经营”这简单的四个字,也成为他这么多年的“成功之道”。

  有一次,一批鞋子在即将要发货时被检查出存在瑕疵。他得知后,马上要求工人停止发货,并马上赶工重新制作一批鞋子补发给客户。

  他说,如果为了省事而把那一批有问题的鞋子发出去,一旦发现问题,很有可能就会导致合作的终止。“而且我们失去的并不只是一个客户,如果信誉丧失,迟早会被越来越多的客户淘汰。”严海炳说。

  也正因为这样的一种压力,迫使他不断完善自己的服务和产品,让客户满意。质量如何提高?严海炳选择了增加质检关卡:每一条线都要有人管理,每一个步骤都有责任人。“这样可能加大了人工成本,也使生产速度变慢,但至少产品质量却得到了保障。”他说。

  “其实,我考虑的不仅是我们公司的信誉,更重要的还有客户的品牌信誉。”他说,他们的商品是要摆到商场里出售的,贴的是他们的品牌,代表着他们的品质。一旦顾客发现商品有瑕疵,那相当于是砸了他们的品牌。

  从一个鞋企打工仔,到鞋厂的领导者,每一个阶段,严海炳都有一个新的认识。努力上进的他,也早已为企业未来做好了长远的谋划。

  “工厂要尽快做强做大属于自己的品牌,为以后的发展作铺垫,因为只有品牌产品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通过与其他公司的合作,他认识到,企业的综合实力不仅包括经营战略、组织管理、人才学习等与未来有关的决策力和执行力,还包括了削减成本、提高质量、创新品牌、维持品牌等务实的技术创新以及经营管理经验的积累。

  其实早在前几年,严海炳就已经注册了自己的品牌“麦莲”。接下来,他打算继续加大自主品牌建设。他知道,在创立自主品牌的基础上,必须要走创意、精致、个性化的发展之路,在产品创新性、系列化、多元化上迅速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除此之外,还要在市场营销与管理及品牌推广上增强自身实力。因此,接下来,他将为企业增加更多的设计人员,力争塑造出更多独特的产品款式,逐步跟上大型品牌企业的创新步伐。

  在互联网冲击下,严海炳开始谋划着为自己的品牌寻求“互联网加+”的新出路。“虽然自己还没有真正做过互联网营销,但是我已经跟一家互联网企业合作,也算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接下来,他将尝试着向互联网电商发展,提升润空间,增加自己的竞争优势。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